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
视频剪辑 马星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0:22连日来,山东烟台刮起大风,又为近海送来许多海肠,许多市民前去赶海,直至深夜海边依然人山人海。12月19日,烟台赶海人周先生告诉记者,他赶海一天,收获200多斤海肠,收获的喜悦战胜了寒冷。
市民赶海收获的海肠
“大风过后必有货”是烟台本地有一句俗语。记者查询了解到,12月17至18日,烟台有4~5级大风。当地气象部门预计,到12月20日晚间,风力最高可达8级。
赶海人周先生16日晚就来到海边,用专业拖网捞海肠。18日早上不到八点半,他又早早来到海边,直到下半夜才打道回府,当天收获了200斤海肠。
“感谢这两天的大风加退潮,才能有这样丰厚的收获,”周先生表示,“赶海完全是靠运气,主要是看风向,然后凭感觉下去试一试。18号上午没捞着什么,主要是下午,在芝罘岛海滨广场附近海岸收获颇丰。”
周先生收获的海肠,主要是用来出售,同时分给亲朋好友一部分。
另一名烟台市民陈先生(化姓)也于18日晚8时许来到海边捞海肠。他是从赶海群得知的消息,开了半小时的车赶到海滨广场附近海岸,当晚赶海至次日凌晨2点才回家。
18日晚的海边气温已降至零下,风很大,陈先生却表示不算太冷。他赶海捞到了170多斤海肠,比起寒冷,更多感觉到的是收获的喜悦。“太累了,但看到收获满满,觉得很值得。”他说。
除了陈先生,海边还有数百名赶海市民。“能有700多人,不少市民买了水裤就下海。”他说,“有捞海肠的,有来收货的商家。”
市民在海边赶海
海肠是山东省烟台市特产,当地的气候也十分适宜海肠生长。它主要分布在岸边到水深至七八米的位置,属于浅水区沙地,质地较松,海肠、泸沽虾等生物本身就埋在沙里,等风浪合适,就会把沙下的生物吹上岸。据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勇此前对媒体解释,“海鲜集体上岸”,是由海物居住环境和自然风浪协同作用造成的。海鲜资源比较充足,加上受风浪影响,所以就会出现海鲜大量上岸现象。
据几名赶海人说法,每年冬天,烟台近海都有海肠可捞,冬天的海肠特别多,而且个头特别大。5天之前,海滨广场附近海岸也出现了“海肠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