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一列满载着100个标箱小商品、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等中国特色商品的“中国西班牙建交纪念号”中欧班列,从浙江义乌鸣笛启程,奔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视觉中国供图
(资料图)
“突然之间,欧洲领导人开始争先恐后地访问中国。”在3月27日的一篇报道中,美国“政治”新闻网这样形容欧洲政坛掀起的“访华热”。
今年以来,多国政要纷纷将访华提上日程,其中欧洲国家领导人的行程尤为引人注目。3月30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赴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随后到访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24日也表示,他将在4月4日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起访问中国;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也透露不久后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当前,欧洲大陆不但要承受俄乌冲突反噬,还面临因危机外溢与“盟友”捅刀而导致的经济困境。欧洲政要在这个节点上扎堆儿访华,背后有什么考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金玲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中欧一直保持频繁的交流与合作。虽然近几年来,中欧之间出现了一些负面声音,但随着安全危机、经济危机、政治乱象等多重危机的逼近,欧洲方面意识到,中欧合作与对话是必要的。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今年将是中欧对话合作的重启之年。在变乱交织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维护自身利益、应对全球性挑战,还是在地缘政治变局中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欧洲都必须与中国加强沟通。
欧洲政要来华寻求战略共识
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介绍,3月30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毛宁表示,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内的重要伙伴,希望通过此访推动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
2023年是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此访是桑切斯首相任内首次访华。西班牙首相府大臣博拉尼奥斯日前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下半年,西班牙将接替瑞典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桑切斯希望在西班牙担任轮值主席国之前访问中国,并会见在华投资的西班牙企业高层,“无论从经济还是商业的角度来看,这次访问都非常重要。”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多次表达访华意愿。据法新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2月25日,马克龙在巴黎举行的农业博览会上表示将访问中国。3月24日,马克龙在布鲁塞尔欧盟峰会上再次表示,他将于4月4日启动访华行程。
值得注意的是,谈及访华安排时,这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都提到了乌克兰危机,并肯定了中国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采取的立场和付出的努力。
今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12条主张,包括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减少战略风险、停止单边制裁等。文件一经发布,立刻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停火止战”的提议表示欢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感谢中国朋友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真诚愿望”;马克龙也表示,“中国努力参与和平进程,这是件好事情。”桑切斯则表示,中国是全球大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必须倾听中国的声音”。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发挥的作用,引起了欧洲的高度关注。通过此轮表态,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中国在解决危机中的作用,欧洲各国前所未有地给予了积极评价。”金玲认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着包括乌克兰危机在内的诸多共同挑战,结合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的情况来看,此次欧洲领导人扎堆儿访华,旨在就重大战略问题与中国进行沟通,增进共识。
金玲指出,欧盟一直有通过对话和外交来解决危机的传统。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欧之间的战略共识有两方面:一是中国强调核战争不能打也打不得,在这方面,欧洲和中国具有深厚的战略共识;二是中国强调通过合作和对话化解危机,欧洲是受到俄乌冲突影响最为深重的地区,在这方面也和中国具有达成战略共识与合作的空间。
“统一的声音”难掩欧盟内部分歧
马克龙3月24日透露,他已经邀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他同行,以此向中国传递欧盟“统一的声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前不久,冯德莱恩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拜登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声明虽然只有一处提到中国,却使用了美国政府曾用过的诸多“涉华专属表述”。例如,声明提到,美国和欧盟对“经济胁迫”、经济武器化、非市场政策与行为等问题构成的挑战表示关切,将应对“已经明确的具体威胁”,还将“增强对非市场政策与行为和经济胁迫的集体应对能力和威慑力”。声明发布后,在欧盟内部激起了强烈分歧。“欧洲国家是美国的伙伴,不是美国的属国。”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洲理事会高级官员对“政治”新闻网表示,“欧洲不能完全与中国脱钩。”
“政治”新闻网分析称,虽然拜登政府试图拉拢盟友共同应对中国,但欧洲理事会并未采取和美国相同的战略。该理事会成员国中不乏对北京持温和立场的政府,如柏林、雅典、布达佩斯等,这些国家对冯德莱恩与拜登联合声明中的强硬措辞感到不满。“政治”新闻网还特别提到,迄今为止,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没有正式访问过白宫,却在去年12月单独访问了中国。
无论是在涉华问题还是乌克兰危机上,跨大西洋和欧洲内部都存在着长期分歧。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20日报道,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期间,欧盟成员国一致决定,将在12个月内向乌克兰提供100万发炮弹,总价值20亿欧元。按照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的说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然而,北约还是不满意。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3月21日敦促各国提高军费开支,称“在更危险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在防务方面投入更多”。
金玲指出,表面上看来,欧洲与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步调是一致的,但事实却微妙得多。随着战争延宕,欧美在对乌援助的责任分担上已产生了分歧。美国一直指责欧洲援助不力,而实际上,欧洲才是俄乌冲突的最大受害者。以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实力来看,欧洲还能支持冲突持续到什么时候,要打一个问号;一旦乌克兰加入欧盟,欧洲还将不可避免地承担更多成本。欧洲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除了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等东欧国家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之外,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的立场都相对理性。在美国主导的逻辑和思维之外,欧洲仍然在摸索自己的道路。
在金玲看来,此次冯德莱恩与马克龙一起访华,是在各种声音之中寻找平衡。自上台以来,马克龙多次强调欧洲应该“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体现欧洲内部的团结;对冯德莱恩而言,去年米歇尔已经访问过中国,她也需要刷一刷作为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存在感,使欧盟机构在对华关系中不缺席。因此,这次马克龙邀请冯德莱恩一同访华,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变局之下,中欧关系须进行重新定位
近年来,中欧关系虽遇到一些波折,但经过数十年务实合作后,中国与欧洲在各领域的利益早已深度融合,中欧往来不减反增。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2022年中欧贸易逆势增长5.6%,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90%以上,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再创新高。“随着中国成功走出新冠疫情大流行,中欧将全面重启各层级面对面交流,全面激活各领域对话合作,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经贸互利合作将迅速回暖升温,为全球繁荣稳定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毛宁说。
对此,金玲指出,当前欧洲经济状况持续恶化,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在高价能源和美国“绿色补贴”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制造企业相继转移到美洲和其他地区。欧洲领导人此轮访华,有助于向欧洲企业传递战略层面的清晰信号,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推动加快欧洲的能源转型和数字转型,对改善欧洲经济形势将有一定作用。
在金玲看来,过去几年,受疫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欧线下互动减少了很多,信任赤字也随之增加。中欧关系确实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这些波折并没有撼动中欧关系发展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中欧经济共生的强大动力。即便个别政客叫嚷着要将中欧合作政治化、安全化,但中欧合作的基本面仍然是稳固的。中欧此轮高层互动,对中欧关系发展无疑将是个积极的信号。
金玲进一步指出,尽管中欧关系的底层逻辑和内生动力没有改变,但在全新的变局之下,如何寻找未来的合作重点,如何保障中欧关系健康发展,使之既符合中国的利益、又符合欧洲的利益,需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当前,中欧关系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中欧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可能是此轮中欧高层互动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本报北京3月2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文利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