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总台记者刘龙龙 王妍 管昕 卢山)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就是要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和田间道路配套等综合措施,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但在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的甘肃省庆阳市,记者调查发现,当地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部分地块存在种种造假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何保质保量?
(资料图片)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米堡村,村民们正侍弄着自家的果园,放眼望去,大面积的果树林,一株株苹果树树干粗如碗口。村民米春旺指着自家屋后的果园告诉记者,这些树已在此栽种了28年。
记者:一直种的都是苹果树吗?
米春旺:嗯,二十多年了,1995年就栽下了。
但在《西峰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规划图》中,米春旺屋后的果园所占地块,恰好是标号为XM927的高标准农田。明明是高标准农田,为何实际是果园?
总台记者在米堡村发现图纸上的高标准农田地块实际为果园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去年底,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也要求,聚焦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开展建设。
记者找到米堡村村委会文书王兴社,和他沿着村道逐一查看,发现高标准农田变果园的情况并非个例。
记者:这条路的左边应该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王兴社:按图上显示应该就是,实际上里面有些不是,这个图纸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在规划图上,米堡村于2021年完成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地块大片相连,分布在X030县道两侧。但经记者现场实际比对,发现在米堡村至少有30处标号地块“图文与实际不符”。
通过航拍,总台记者在齐家楼村本应为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区地块上发现了数百棵苗木
在相邻的齐家楼村,记者通过航拍发现,在本应为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区地块上,也出现了数百棵苗木。为何大片的苗木出现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丢失”的农田又去哪儿了?西峰区农业农村局计划规划股股长田永康解释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省上下达任务后,分派给村里,实际和规划有出入很正常。
田永康说:“我们最终确认的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就是以我们最终实施的地块。这个项目是2022年12月经过市级验收,现在验收还没有结束,市级验收结束后我们才上图入库。”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地块,真的如田永康所讲的那样,可以随意变更吗?记者现场致电庆阳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基建管理科科长樊海龙,他说:“不可能是这样的,我们给它批是按规划批,要变更必须要先报变更申请,我们批复以后,同意它调整才可以。”
根据庆阳市农业农村局的批复文件,西峰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涉及温泉镇齐家楼村、米堡村等7个行政村4536户,建设任务达1.8万亩,投资规模2160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建设期限为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文件还要求,严格执行批复的初步设计,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要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及相关政策规定组织施工。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西峰区的审核验收已通过,市级验收正在进行中。这样明显的“数字造田”,究竟是如何通过区级审核验收呢?西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武龙表示,在西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图片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这样不合规的情况,此前一直存在。
武龙:在实施的时候有一定差距。
记者:这个是国家允许的吗?
武龙:反正据我了解的情况,可能大多数都是这样实施的。
记者:您觉得现在这样的方式是合理、合规的?
武龙:这肯定不规范。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规范的情况呢?
武龙:据我掌握的情况,之前好像都是这样做的,大家可能认为这样就是合适的。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高标准农田建设要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对标要求,甘肃庆阳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达到要求了吗?
农业农村部牵头起草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要求,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均需进行机械深耕、增施有机肥。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增强土壤保肥能力等。但记者走访发现,在甘肃省庆阳市,部分农田存在田间管理造假问题,没有按要求、按规范、按标准施肥,而是以发代施,把肥料直接发放给村民,放任不管了。
在庆阳市宁县盘克镇,多个村庄甚至将本应按照亩数发放的有机肥,擅自改为按照人口发放。
盘克镇荏掌村村支书刘锋:政府是按地给的,村上都是按人口给的。
记者:不是应该按地给吗?
刘锋:实际上国家政策就是按土地面积给的,但是如果按地给,你一家两三口人,整了四五亩地,我没有地,村民都同意了按人口。
《宁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机肥实施汇总表》显示,盘克镇荏掌村、街东村等多个村庄,有机肥均按照每亩6袋进行发放
在记者拿到的《宁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机肥实施汇总表》中,盘克镇荏掌村、街东村等多个村庄,均应按照每亩6袋进行发放。但在实际发放过程中,村民收到的数量却差距很大。
街东村村民王治涛:一口人是4袋,我是6口人,24袋。
记者:就是按人口给的是吧。
王治涛:对。
记者:您家几亩地呀?
王治涛:7亩地。
按照标准,王治涛应得到42袋有机肥,据他所说,实际上,他仅收到24袋。但即便是打了折扣的有机肥,也无法保质保量施入到相应的地块。记者走访发现,有农户家中还存放着2021年下发的肥料,还有农户正将本应施于高标准农田地块的有机肥,挪给果树使用。樊海龙介绍,按照相关要求,有机肥应统一实施入田,严禁 “以发代施”。
樊海龙说:“本身咱们要求有机肥必须要有施工单位,它要给施到地里面去。现在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发代施’,还发现按人头发放着呢,发是错的,你发的时候按人头发就更错了。”
有农户家中还存放着2021年下发的有机肥料
有农户将本应施于高标准农田的有机肥挪给果树使用
按照相关要求,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应是抗灾能力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亩均增产10%。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十年九旱” “靠天吃饭”。记者调查发现,多处高标准农田实际产量远远达不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规定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记者在庆阳随机入户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因旱情给村民带来的损失并无明显改善。有村民种了4亩玉米,去年仅收了2000多斤,平均每亩产量才500多斤。
记者:咱这几亩地?
村民李书芬:4亩。
记者:4亩多地去年收了多少?
李书芬:就是2000来斤。去年种的是玉米,旱得直接没结下棒子。
记者:村上不是修了水窖吗?
李书芬:果园那边有,我这没有。有的有,有的没有。
田永康承认,目前当地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还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目标。
记者:您现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它达到旱涝保收、稳产增产吗?
田永康:咱们2021年的项目实施以后,去年(2022年)的粮食(产量)没有按照我们预期的增长。
记者实地调查采访,还发现当地部分高标准农田存在配套农业设施造假问题。修田间路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庆阳西峰区温泉镇米堡村,一条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修建的“田间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目测,这条沥青硬化路长约200米,宽度约为4米,呈三角状,起始和终点都连接X030县道。村干部说,修这条路是因为路两边有高标准农田,但记者实地看到,道路两侧只有果园和民房。
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米堡村内,一条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修建的“田间道”
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中对田间道路工程的要求,田间道是指连接田块与村庄、田块之间,供农田耕作、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通行的道路。但记者对照规划图发现,这条“田间道”并不连接任何项目区田块。
记者:这一片没有高标准农田。
米堡村村委会副主任朱元钰:对。
记者:但是你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经费修了这条路。
朱元钰:嗯。
记者:您觉得这个合理吗?
朱元钰:按这个标准就不合理,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也不清楚。
庆阳市宁县盘克镇街东村所修的“田间道”与农田存在至少5米的落差,无法实现通达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庆阳其他县区。在庆阳市宁县盘克镇街东村,一条964米长、4米宽的砂砾石路穿过村组。村干部介绍,这条路2021年完工,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了连接道路尽头处的高标准农田。但记者实地看到,道路和农田存在至少5米的落差,无法实现通达。
更令人意外的是,宁县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股工作人员任娜娜告诉记者,该路早已列入当地 “十四五” 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工程,将在今年上半年再度开挖,重新进行建设。
任娜娜:盘克镇的街东村就在“十四五”规划库里面,咱们上面就是要做15公分的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再做18公分的混凝土面层,我们就是把原来的路往下挖43公分。
记者:2021年它才修好,然后这一次铺又得把它挖开?是这个意思吗?
任娜娜:对对对,因为现在的路和两边是平齐的,比农户的房子要高出一尺高,这样下雨的时候路上的水,会全部倒灌到农户的房子里面,所以咱们必须把路给往下降。
按照宁县交通运输局的说法,4米宽的村组路每公里造价约在80万,街东村这条村组路在两年内将使用两个项目的财政资金,反复开挖,重复铺修。甘肃农业大学土地整治工程系主任武均对此表示:“这种错误不应该犯。我们在做任何一项工程的规划设计之前,特别是我们土地工程类的,一定要特别清楚当地规划。”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和紧迫任务。目前,各地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步伐,财政资金也投入巨大。但如甘肃庆阳这样,部分高标准农田存在“数字造田”等造假问题还有多少?有关事情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来源:央广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