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时快讯】作者称每个字都是从心里掏出来的,湖北黄石立传小说《钢的城》被称为工业版《人世间》

2023-03-01 18:15:43     来源:极目新闻

打印 放大 缩小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资料图】

2023年2月,长篇小说《钢的城》研讨会暨中国作协黄石采风行活动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小说展开了热烈研讨。《钢的城》由湖北作家罗日新创作。罗日新青年时代在大冶钢厂工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下海创业,把生意做到美国休斯敦,尔后花了14年时间创作这部带有他青春记忆的长篇小说。《钢的城》曾获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全国掀起阅读热潮。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说:“有读者把这本书称为工业版的《人世间》,我觉得这种评价也很准确。”

日前,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专访了罗日新。罗日新说,“我像一个艰难生产的母亲看着孩子成长一般,满心期待着《钢的城》能被更多的读者喜欢。如果读者能够从书里读出我的家乡黄石那钢铁般的城市精神,读出我们这些钢铁人为共和国钢铁工业贡献的青春、作出的贡献,读出我们这座钢的城的壮美、我们这些钢的人的柔情和道义,那我就非常欣慰。”

《钢的城》作者罗日新

60多个大小人物,一起走过“大时代”的风风雨雨

极目新闻记者:《钢的城》讲述了怎样的人生故事和时代故事?可以介绍一下主要的人物及命运吗?

罗日新:小说以大冶钢厂为原型,既讲述了钢厂改革转型、资产收购并购以及贸易战中的故事,也展现了“钢的城”“钢的人”在时代发展浪潮中锐意创新、永不言败的奋进精神。

小说从1994年底一场普通工人的婚礼开始,改革者易国兴、祝大昌、俞刚,普通工人吴回芝、活宝、赖子、叶老实等人物轮番登场,三代人共同叙写钢厂改革转型、资产收购并购以及贸易战中钢城改革发展的变奏曲。

书中不仅有一代代改革者直面社会浪潮的勇气和魄力,更有普通人在社会转型期的奋斗与坚守。《钢的城》塑造了大小人物60余个,涉及各社会层级,既有易国兴等改革决策者、弄潮儿,也有祝大昌、傅佳钢这类管理骨干,孙锦西等技术骨干,还有活宝、赖子、叶老实等普通工人。

这些人物大多有原型,是我的发小、工友、领导、合作伙伴,我们一起走过大时代的风风雨雨,分享着共担风雨、共建功业的创业记忆。与其说是我写《钢的城》,不如说是我的兄弟姐妹们跟我一起写了这部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主角,是《钢的城》名副其实的主人。

《钢的城》被称为工业版《人世间》

能读出声来的语言才属于钢的城,它带着高炉的气息

极目新闻记者:《钢的城》有为城市立传的意思吗?小说中的黄石味道、地域特色明显吗?

罗日新:作家有一个责任,就是为我们的时代来保留记忆,或者说为我们的民族保留记忆。《钢的城》是我对家乡的人书写,同时也是我对家乡黄石的书写。就如书的献词所说:此书献给我的父亲罗宝山和大冶钢厂的兄弟姐妹们。

书中60多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原型;出现的地名也大多是真的:八卦嘴、陈家湾、火车站、上窑、中窑、一门、二门、西总门、四门、黄思湾、工人村、马家咀、海观山、西塞山、黄荆山……你在黄石都能找到。

小说语言刚开始采用的是城市化的语言,接近普通话,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如果全面这么做,就让我的小说失去了特色,它的根在长江、在湖北、在黄石,所以它该带着这些印记。

“你是贵脚客啊,吃撒,酒管够,是个岔的”“关饷了没有啊”……于是,这些“黄石话”一个个从我的键盘上跳出来,也滚过我的舌尖,也如同一把轻轻软软的刷子,抚过我的咽喉。能读出声来的语言才是属于钢的城、钢的人的语言,它必须带着长江水的特质,带上高炉的气息。

不只是写“钢的城”“钢的人”,更想找到钢的精神、钢的灵魂

极目新闻记者:您想通过《钢的城》表达怎样的情感或者时代使命?

罗日新:我写的不只是我自己的钢铁故事,也不只是“钢的城”里“钢的人”的故事,我更想通过这次书写和记录,找到一种钢的精神,钢的灵魂。

100多年前,大冶钢厂建设“领先亚洲,震惊世界”的大高炉,掀开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序幕。一个多世纪过去,大冶钢厂几次变迁,但为国担当的强大基因从未改变。大家熟悉的港珠澳大桥、“天眼”FAST、C919“大飞机”、运20“大运”、鲲龙“AG600”等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都在使用大冶钢厂的特殊钢。

改革开放后,我们钢铁人心里都燃烧着一团奋斗创业、自强自新的火,我们的摸爬滚打、悲欣慷慨也都化作了美丽的时代星辰,漫天闪烁。所以,我将小说的上部命名为“一团火”,下部命名为“满天星”。

《钢的城》作者罗日新

人生该如蒲公英的种子,能飞则飞亦能扎根  

极目新闻记者:您作为钢二代,在时代的大潮中,您是怎样抉择的?您个人的经历比较像小说中的哪位人物?

罗日新:每个人物都不可避免地是作家自身的映射。小说里祝大昌的故事,大部分是我的亲身经历。《钢的城》里面,祝大昌的座右铭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俞钢的口头禅是:心动不如行动。实际上,都是我工作中对自己的要求。

我过往的经历可用六个字概括:炼钢、卖钢、写钢。青年时期,我在大冶钢厂上班,“开小差”写小说,结果手稿被父亲一把火烧了。大哭一场后,我屈从了生活,一心一意当起了技术员;1999年,钢厂改革,我毅然选择下海创业,背着一兜方便面去了上海。几年后,我把生意做到了美国休斯敦;2008年夏天,我在休斯敦的大办公室享受着冷气,也享受着事业成功之后空闲下来的惬意,没想到父亲的一通电话重新点燃了我内心写作的小火苗。父亲说:“儿子,你现在或许可以写作了。年轻时你没有足够的阅历,纸上得来的终归都是别人的经历。现在爸爸支持你写!好好写写自己,写写平炉上的工友,写写钢铁人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做的贡献!”父亲越说越激动,我则盯着世界地图上中国的位置、黄石的位置,久久不能自已。

我想,人生该如蒲公英的种子,有风来,能飞多远就飞多远;但当风停籽落的时候,也要学会扎根,能扎多深扎多深。能飞能停的人生如自然里的春华秋实,社会里的人事代谢,看上去只是自然规律,实际上却是百变人间、百味生活。

习惯了“锤炼敲打”,书里每个字都是我从心里掏出来的

极目新闻记者:听说写作《钢的城》,您写了14年,数次改稿,写作中最大的难度是什么?改稿中改动比较大的地方有哪些,为什么这么调整?

罗日新:《钢的城》初稿有200多万字,书名也取了有十几个。最难的是人物的把握。因为脑海中的人和事特别多,但如何让具体的人物出场,安排什么样的情节结构,却是大难题、大考验。

上、下部先后在《十月》杂志发表后,我重新审视作品,感觉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于是又着手进行了修改。用钢铁人的话说,就是“回炉淬火”。改动主要集中在情节线索、细节故事等方面。一些与情节发展不相吻合的情节被删除,另有一些部分进行了扩充,并添加了一些新的故事。小说展开比较紧绷的地方,调整后变得松弛一些。相反,过于松弛的情节,调整后会变得紧凑。稿件提交到出版社后,我感觉还有修改的空间,于是提出召开改稿会,接受专家们的批评,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反复复,最后形成了单行本呈现的这53万余字内容。

我是炼钢出生,习惯了“锤炼敲打”,明白好钢需要千锤百炼、好玉需要精雕细琢的道理。小说每一次的修改,于我都是一次新的拔节成长。书出版之后,我拿着它,就像面对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自己,书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从心里掏出来的,那种喜悦难以言表。

名家推荐《钢的城》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标签: 新闻记者 长篇小说 改革开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