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1月19日,四川达州火车站一则“欢迎农民工回家”标语被指歧视,引发网友热议。当地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四川省有针对农民工的“春风化雨”行动,这种宣传标语是想表达对农民工的重视,没有不好的含义,他们回家很不容易,有困难的也会去接他们回家。(据1月20日《工人日报》)
网友曝光的达州火车站所设标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则看似普通的标语,之所以被指有歧视含义,主要是因为使用了“农民工”这一称呼。有网友认为,农民工是带有歧视意味的称呼,用在欢迎标语上不妥。还有网友指出,为什么只欢迎农民工,难道返乡的只有农民工吗?
这样的指责看似义正辞严,但细究起来,指责者未免有些“玻璃心”了。首先,“农民工”只是一个职业称呼,并没有歧视意味,这个多年前就已经讨论并澄清过。“农民工”本是约定俗成的叫法,后来有了确切的法律定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的农村居民。”所以,“农民工”是很正常的一个职业名称,何来歧视?
近年来,媒体加大了对农民工群体吃苦奉献、创新进取等精神的宣传,整个社会对农民工权益保障、职业待遇也更为重视,“农民工”一词早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和形象。管这个群体叫“农民工”就是歧视,这样的想法背后,反而可能藏着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
至于为什么只欢迎农民工,不欢迎其他人,这也有点抬杠。当地的回应也说了,这个标语本身就是为了响应“春风化雨”行动而设立,其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农民工的重视,“欢迎回家”的标语,或许只是一系列保障服务措施的一环。的确,过年回家的人不光有农民工,但把所有身份职业都写上去,也不现实。如果概而论之,又没有突出重点,可能也会有人说,农民工辛苦了一年不值得单独欢迎一下吗?动辄“被得罪”,事儿还怎么做?
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农民工大省,农民工总量常年保持在2600万人左右,跨省务工人员约1100万,占全国跨省务工农民工总量的1/7。因此,四川一直很重视农民工工作,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实施农民工维权救助专项行动方面,都有很多具体有力的举措。火车站单独设置一个标语,对回家的农民工表示欢迎,需要出钱出力,也是一片好心,真没必要上纲上线地扣“歧视”帽子,给过年的大好气氛泼冷水。关爱农民工人人有责,相信其他返乡的人,看到家乡对农民工的热情欢迎,也会有感同身受的暖意,而不是忙着“吃醋”。
尊重农民工的辛勤劳动,提升农民工的职业形象,呼吁全社会消除对农民工的固有歧视,当然是我们应该一直坚持去做的,但不应该用这种“挑刺”“审判”的方式。如此说不得,碰不得,动辄大棒就挥舞过来,才是真的对农民工区别看待,刻板印象太深。
当然,达州火车站这个标语,也不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用语有些直白生硬,导致看在眼里,念在心里,没有什么共鸣,给人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这是很多地方写标语都存在的通病,确实需要改善优化。
标语是写给民众看的,承载着教化、引导的功能,需要在理智上启发人,在情感上打动人,遣词造句和情感抒发上,最好都要讲究一些。不说别的,这则标语如果在农民工后面加上“兄弟”“亲人”等称呼,感情色彩立刻就不一样了。从这一层面而言,当地的确可以听取网友意见,把好事办得更温暖,更动人。当然,如果能在专门欢迎农民工之余,也设置一些标语、装饰,对所有返乡的游子都表达欢迎和祝愿之情,那就更圆满了。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