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资讯:陶渊明自传性质的散文(陶渊明自传)

2022-11-25 22:11:20     来源:关注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关于本文有两种意见: 1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2、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


【资料图】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 2《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为别人写的,文中的五柳先生是陶渊明心是所向往的理想人物,是他所追求的。

5、与陶渊明相似,仿佛是他的自传,这一点也不奇怪。

6、这只说明陶渊明的修为很高,就要达到他自己的理想了。

7、当然他一点也不自恋。

8、如果他自恋,认为自己就是五柳先生的话,那他早就写下这篇文章,作为自传了。

9、 南朝人沈约、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

10、它突出地刻画出一个脱尘拔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

11、...便是证明,...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的自画像。

12、南朝人沈约、萧统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

13、它突出地刻画出一个脱尘拔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14、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分的交代。

15、这位五柳先生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宅旁有五棵柳树,便以五柳为号。

16、古人既重地望,也重声名的。

17、而五柳先生既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名字,都见出他远出于流俗观念之外。

18、这几笔便使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高人”之气笼罩全篇。

19、语极平淡,味极深醇。

20、 “闲静”二句用正面叙说点出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情操。

21、因为不为荣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高出于流俗之上。

22、“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互相映照。

23、“闲静”既不因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与世俗社会“息交”,正是不慕荣利者才有的表现。

24、 下面分四个方面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

25、“好读书”四句讲读书。

26、他的读书态度很特别,“不求甚解”,只重在书中会己意、惬己心者,也就是寻求思想上的共鸣和感情上的寄托。

27、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8、“性嗜酒”八句讲饮酒。

29、好饮酒,而家贫不常有酒,所以只要亲旧招饮,一招即去,一饮即醉,一醉即退,丝毫不以去留为意。

30、见出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

31、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之味写得十分浓足。

32、“环堵”五句讲安贫。

33、住的是遮不住太阳挡不住风的破房子,穿的是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瓢里常常没水,碗里常常没饭,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他却“晏如也”,处之坦然。

34、既不困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

35、“常著”四句是讲著文。

36、他吟诗作文也在示志娱情。

37、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田园,借文章自乐其志,忘怀于世俗的得失,以此自终。

38、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

39、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

40、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

41、 文章结尾的“赞”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

42、这段赞以“兹若人之俦乎”为界分两部分,前部分是借用黔娄之妻的话,把五柳先生的精神阐发得更为明晰。

43、《传》文中五柳先生的精神品格加以概括,也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二句有画龙点睛之妙。

44、后部分意在说明五柳先生“酣觞赋诗,以乐其志”,简直是葛天氏、无怀氏时代的老百姓。

45、作者常用古史传说指称自己的理想时代、理想社会,这里等于说五柳先生过的是理想社会的生活,隐含对现实的鄙薄之意,进一步提高了文章的思想。

46、 这篇文章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我国传记一类文字出现较早,但均属史传,要全面反映人物平生事迹。

47、这篇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纯文学传记,有了更大的艺术创造活动余地。

48、它并非作者生活的全面纪实,只突出了人物精神的主要方面,但给人印象更深,这就是典型的力量。

49、第二,文中对人物生活的描写几乎都是总结性语言,有似鉴定,却不使人感到概念化。

50、这是因为作者提炼出来的结语,都充分情态化、形象化、诗化了,含有丰富的生活意境,并有诗一般的韵味。

51、第三,这篇传不仅是自况,还是自许、自赞。

52、不过赞许之意并不直接诉诸文字,而是寓于字里行间。

53、粗粗读来,只是勾勒人物形象,转一体味,扬己傲世之意尽在其中。

54、第四,文风与诗近似,朴素质实,纯用白描,使人几乎不觉其有文字,而直接触及到其中的事、物、情。

55、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精神品格和高超的艺术创造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56、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57、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8、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59、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60、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6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

6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63、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64、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5、”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66、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编辑本段]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

67、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68、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

69、他喜欢读书,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70、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71、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

72、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73、喝醉了就回家去,竟不舍不得离开。

74、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

75、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盛饭篮子和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却安然自若的样子。

76、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志趣。

77、得失都不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78、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79、’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80、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

81、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

8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83、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84、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85、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86、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87、是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传 安贫乐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