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州一所高中举办的 " 成人仪式 " 引发了争议。
在仪式上,家长化妆成了年老的模样,孩子们被蒙住眼睛带到会场,然后摘下眼罩与 " 垂垂老矣 " 的父母直面相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校方表示,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激励他们为了给父母一个安定的晚年更加努力学习。" 仪式的现场效果很好,有学生泪洒当场。"
不过,从评论区网友的回答看,大家对这种方式并不感冒。这一场面看似感人,但内在的逻辑却经不起推敲:父母的衰老和孩子的学习并没有直接关系。无论孩子努不努力、成绩好不好,父母都会老,这是自然规律。用父母的衰老,让孩子愧疚,从而发奋学习,算不算一种道德绑架呢?
" 愧疚式教育 " 并不少见。" 爸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这个成绩对得起谁?"" 如果不生你,我现在早就是 ……"" 为了给你补课,我们几年没买新衣服了,但没关系,爸妈砸锅卖铁也供你 "……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父母习惯于无私付出和牺牲,竭尽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吃鱼要吃鱼头鱼尾,吃饭要吃剩饭剩菜,吃苹果挑烂的,吃芒果只啃核。
同时,父母潜意识里又总怕孩子 " 不领情 ",不把父母的牺牲当回事,喜欢反复强调自己的不容易。
不得不说," 愧疚式教育 " 很 " 好用 "。出于对父母的爱,大部分孩子会主动迎合、讨好父母,不自觉地顺从他们的意愿:考 " 好 " 学校、找 " 好 " 工作、选择 " 合适 " 的伴侣、在 " 合适的年龄 " 生孩子 ……
" 父母通过利用跟孩子的情感联系,让孩子服从自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王晨认为," 愧疚式教育 " 本质是一种情感支配。
但是," 愧疚式教育 " 的代价也很大。" 父母过得不好,都是因为自己的拖累 ",孩子每一点小小的快乐,每一个小心愿的实现,都伴随着巨大的负疚感,孩子很难再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为了减少负疚感,他们学着 " 懂事 "" 体谅 ",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忽视、压抑自己的需求,满足别人的心意。有时候,即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顾虑重重,缺乏去争取的动力和勇气,变得越来越茫然和焦虑。当然,这不能全怪父母。他们不是不爱孩子,能让孩子感到愧疚的,反而都是传统意义上,尽到了责任的好父母。上一辈父母,大多都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长大的。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上一次糖,一个苹果一家五口分。孩子吃好了,大人就得挨饿。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父母用自我牺牲的口吻表达对孩子的爱,情有可原。
尽管后来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这些家长还是无意识地延续了他们父母的模式,把表达 " 爱 " 的方式建立在制造 " 匮乏感 "、强调自我牺牲之上,仿佛匮乏就显得珍贵,珍贵才能彰显爱意。
好在, 随着物质生活丰富和社会观念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 " 自我 "。尤其是这届年轻人成为家长后," 全家吃一条鱼,妈妈只吃鱼尾巴 " 的牺牲叙事,想都不要想,主打的就是一个 " 爱自己 "。" 再甜不能甜孩子,再苦不能苦自己。孩子年龄小,以后有的是吃的,我不行,我吃一顿少一顿。"
比起 " 苦大仇深 "、总是把牺牲挂在嘴边的父母,也许孩子更喜欢和自己平等分享的家长。" 请学着做一个会和孩子抢着吃冰淇淋的家长吧。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发自内心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