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说这话有何深意?

2017-02-21 11:52:29     来源:

打印 放大 缩小

人们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老一辈的人更喜欢这样形容,不禁我们在想,不孝有三,究竟是哪三件事,为何说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儒家孟子的经典著作中,也是孟子亲口说的话,今天来一起解读这句富含深意的经典。

这句话原出处为《孟子·离娄上》,几千年前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为何孟子会这样评价呢?原来舜帝的父母不明智,然后舜帝一直没能娶妻生子,舜帝最后便自己娶妻,没能告知自己的父母。关于舜帝做的这件事,人们对此存在着争议。于是乎孟子便对此做出了评价。

孟子对于舜帝的评价原文是这样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其中,孟子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这样不符合礼,认为君子应该告知父母的。有意思的是,孟子并没有说其他两件不孝的事。

关于“不孝有三”,另外的两件事在后来的文献中有出现。东汉时期赵岐在《十三经注》中诉说了他对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然后正因为他的这段理解,致使后人对于这句话的解读出现了误解,“无后为大”被解读成没有后代。

其实“无后为大”并不是没有后代的意思,孟子对此本是持批评态度的。也有人误解为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这也不太合理。《十三经注》中对于无后为大是后世作者给出了自己认为比较合乎情理的答案,这其中也有一些封建社会儒家给大家戴的一个枷锁的蕴意,这其中也不无道理。

关于”孝“字,这本是从爻从子的意思,《说文解字》中是这样定义的“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正所谓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就是孝的本意,百善孝为先阐明了孝字的深意与地位。

无论怎样,还是要孝敬父母,“不孝有三”也是古人为了警醒世人而提出的,铭记,做一个有孝之人。(云冗雾)

标签: 孟子 深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