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相关资料图)
2、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3、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4、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5、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
6、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7、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号“文忠”。
8、扩展资料:苏轼文学成就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9、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10、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11、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12、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13、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14、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15、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
17、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18、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19、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20、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21、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22、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23、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24、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25、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26、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27、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28、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29、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30、“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31、在政治上属旧党。
32、豪放派词人。
33、 【苏轼生平】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34、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35、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36、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37、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38、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39、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40、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41、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42、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43、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44、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45、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46、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47、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48、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49、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50、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51、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52、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53、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54、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55、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56、“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57、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58、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59、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60、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五岁。
61、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
62、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63、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号“文忠”。
64、扩展资料:苏轼文学成就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65、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66、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67、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68、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69、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70、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71、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72、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取进士。
73、历任福昌县主簿、文理评事、殿中丞等。
74、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
75、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
76、出狱后被贬黄州,再徙常州。
77、哲守即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起为翰林学士。
78、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上书神宗表示反对,但对“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飞旗鼓”等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的措施,却表示赞同。
79、多年来作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某些好处有进一步了解。
80、这时司马光要废除一切新法,他则主张:“较量利害,参用所长。
81、”反对执政大臣一意孤行。
82、又因此受到旧党程颐的攻击。
83、元祜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徙颖州、扬州、定州。
84、八年,复行新法,时新党已变质,他又被贬至南疆的惠州、琼州、昌化等地。
85、徽宗即位、遇赦北还,次年卒于常州。
86、苏轼,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所谓“唐宋八大家”之一。
87、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
88、其词作多为怀古伤今,咏史咏物,说理谈禅,书怀言志,农村风光,抒情叙事等等,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而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领域。
89、形式上力图不受音律约束,使词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
90、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
91、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散文。
92、有关经历故事:与中国的大多数文人一样,苏轼的饮酒,也往往是借酒浇愁,以酒来自我解脱。
93、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七月,御史台官吏皇甫遵,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苏轼。
94、罪名是苏轼的一些诗文讥讽朝廷、指斥皇上。
95、就这样,苏轼在监狱里被关押了130天,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96、后幸得张方平、范镇等人营救,才释放出狱,贬职于黄州。
97、到了黄州后,他心如止水,把贵贱、毁誉、得失,乃至生死都置之度外。
98、他在黄州所写的诗词中,差不多都有一个酒字,这说明在旷达的外衣下,仍掩盖不了他借酒浇愁的苦闷心情。
99、最有代表性的是《前赤壁赋》。
100、赋中写他与客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船上,他们一面饮酒,一面歌唱,一面欣赏江上的美景,似乎十分欢乐。
101、继而写客人吹箫,其声凄厉,气氛陡然从乐转悲。
102、再接写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抒发了对人生短促涉小的感叹。
103、最后写主人的以慰,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104、于是客人转悲为喜,一起畅饮酣睡,直到天明。
105、在赋中,苏轼企图以旷达来摆脱对现实的苦闷,但实际上是摆脱不了的。
106、这和陶渊明、欧阳修、李白等人以酒解愁,寄情山水的心态完全一样。
107、苏轼不仅会喝酒,而且会酿酒,有人称他为“酿酒专家”。
108、他在黄州酿蜜酒,以少量蜂蜜掺了蒸面,发酵,以米和米饭为主料做成米酒。
109、在定州酿过松酒,这种酒甜中带点苦味。
110、在广东惠州,酿过桂酒,用生姜、肉桂做配料酿成。
111、这种酒,温中利肝,轻身健骨,养神发色,常服可延年益寿,苏轼称这种酒是天神的甘露。
112、在海南酿“真一酒”。
113、真一酒是上等好酒,用白面、糯米、清水三物酿成,呈玉色,酒性温和,饮之可解渴而不易醉。
114、与王驸马所酿碧玉香完全一样。
115、苏轼特为此酒写过《真一酒歌》和《真一酒诗》,说此酒是天造之药,特别是和而庄。
116、所以取名为真一是因为作者自酿、自取,与诗中的人间真一东坡老相合。
117、苏轼与扬州苏轼于公元1092年做扬州知州,他在扬州的时间不长,二月到任,八月离开,前后只有半年。
118、在短短的时间内,却做了几件颇有口碑的好事。
119、一是他刚上任就上书朝廷,要求免去民间的“积欠”,使老百姓“稍知一饱之乐”。
120、二是要求准许官船的船夫可以捎带货物,使他们有以为生。
121、三是取消蔡京在扬州兴下的芍药“万花会”。
122、扬州的芍药是名噪南北的,蔡京守扬州时,仿照洛阳牡丹盛开时作“万花会”的做法,也搞起芍药的“万花会”,用花十万多枝。
123、“吏缘为奸”,扬州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124、苏轼来到扬州,立即罢去了“万花会”,有效地轭制了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
125、公余之暇,苏轼也常探访扬州的名胜古迹。
126、石塔寺即古木兰院,是唐代王播“饭后钟”、碧纱笼”故事产生的地方。
127、苏轼有一首《石塔寺》诗,是针对王播的故事而作的翻案文章。
128、大意是:王播饿花了眼辨不出东西,做诗忘记了时间,不以自己的饱饿来估量吃饭的时间,却只顾听打钟,钟难道是饭吗?和尚开玩笑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在二十年后王播发达了,却念念不忘这件事写诗嘲讽?寺里当初如果一直养着他,对他只是有害无益。
129、和尚知道王播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所以才故意刺激他一下,使其奋发图强。
130、应当知道,当时和尚饭后敲钟,倒是有眼光有见识的行为呢!苏轼是借王播的故事,对那些只记得人家一时的不是和以新显傲故交的人表示一下遗憾与不满。
131、苏轼还有一首《谷林堂》诗。
132、谷林堂在扬州大明寺内,相传是在苏轼任扬州知州时建造的。
133、堂名就取自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134、”苏轼虽然在扬州任职的时间不长,但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位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对扬州诗词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35、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
136、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137、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138、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139、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40、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141、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142、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
143、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
144、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145、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
146、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147、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148、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149、“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150、在政治上属旧党。
151、豪放派词人。
152、【苏轼生平】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153、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154、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155、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156、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157、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158、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59、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160、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161、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162、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163、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164、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165、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166、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167、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68、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169、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
170、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171、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172、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173、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174、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175、“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