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观察:玄奘西游记电影(玄奘西游)

2023-01-19 09:04:09     来源:关注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玄奘西游的故事: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

2、但未获唐太宗批准。


(资料图片)

3、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4、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5、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

6、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

7、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

8、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

9、扩展资料:近日,敦煌研究院披露了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六幅《玄奘取经图》,画面均象征性地表现了玄奘西行取经17年的艰苦历程。

10、这些壁画都绘制在甘肃瓜州境内西夏时代的洞窟里,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11、据了解,敦煌壁画中6幅取经图都是以玄奘与悟空两个关键人物刻画的。

12、玄奘取经的故事因神话小说《西游记》而家喻户晓,书中以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为题材,结合民间传说故事,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善于斗争,无所畏惧的叛逆者“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13、敦煌研究院认为,丝绸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必经之路,后世民间的艺术画师和当地的一些佛教信徒,为了表达对唐僧西行取经伟大精神的敬仰,即以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画中,创作了多幅《西游记》还没有成书前的《玄奘取经图》。

14、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玄奘西去取经,孙悟空就是除妖降魔、护送唐僧取经的重要使者。

15、而事实上,中国民众印象里的玄奘和悟空却是“跨时空”携手西行取经。

16、据史料记载,《西游记》中的悟空,是以晚于玄奘约40年的“从安西来无名僧悟空”加以想象神化而来。

17、玄奘取经图出现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18、据敦煌研究院分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事迹多有记载,玄奘西行取经路过瓜州时得到地方官吏和民众的冒险帮助,因此留下了一段广泛流传的历险故事。

19、画师们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将这段故事画上了墙壁。

20、以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的“取经图”为例,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滚滚的岸边,双手合十,礼拜观音。

21、他身后的孙悟空毛发披肩,头戴金箍,一手牵白马,一手举额前遥望观音,并不施礼,大为不敬之态跃然壁上,白马仅露马头。

22、画家把猴子顽皮、机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

23、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敦煌壁画现中国最早玄奘取经图 揭秘西行取经历程玄奘是唐朝的和尚。

24、和尚在当时叫“僧”。

25、所以后人称玄奘为“唐僧”唐僧玄奘到西方取经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越说越“神”,变成了神话。

26、到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小说《西游记》。

27、《西游记》里唐僧到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跟玄奘到天竺取经的这段真事,虽然都被人们简称为“唐僧取经”,但这两个唐僧取经的内容,相去却有十万八千里了《西游记》内容简介 《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 1522 —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 ,《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 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 《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唐僧取经 敦煌研究院 敦煌壁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