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门:海菲兹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2023-01-03 18:09:11     来源:关注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刚面世的时候,因为当时小提琴技术还不完善,这部作品被认为难度极大无法演绎的~二十世纪的前十年,也只有少数人能公开演奏~其中包括埃尔曼、津巴里斯特和胡贝尔曼(埃和津都是海菲兹的师兄)当时人们听柴小协,更多得是冲着他们的不同演绎(今天的小提琴家很多都“机械”地按原谱演绎,有千篇一律之嫌)~这几个人中,埃尔曼的影响力最大~elman浑然天成的风格,甚至对奥尔以后的学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包括heifetz)也正是埃尔曼的极力推动,让柴小协风靡一时~同时也使柴小协作为奥尔领衔的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保留曲目。


【资料图】

2、克莱斯勒、埃尔曼出现以后,代表着小提琴历史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1917年海菲兹横空出世,让除了克莱斯勒的新老小提琴家们黯然失色。

3、不久,年轻的梅纽因又异军突起~30年代,米尔斯坦、西盖蒂、里奇、弗朗西斯卡迪登上历史舞台~40年代的斯特恩。

4、再往后如费拉丝、帕尔曼、祖克曼、郑京和、3M等等~自海菲兹之后最出名的小提琴家里,没有柴小协录音的还很鲜见~西盖蒂可能算是个例外吧~呵呵。

5、作为一个古典发烧友,有一段时间疯魔过小提琴,柴小协正好是最喜欢的曲目之一。

6、那段时间听过的柴小协版本也有几十个,基本名家的演绎能买到和下载到的都多少听过点。

7、基于一种偏见,太新的小提琴家演奏的不怎么涉猎。

8、不过后来也下载听了不少,雷宾、沙拉张等人的录音,还听过哈恩、宁峰等小提琴家的现场。

9、我个人觉得,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演绎基本上分两个路子。

10、一条是炫技路线,一条是抒情路线。

11、炫技路线的代表不用说,就是海菲兹,他录音室里应该有三个录音,从演绎上讲基本保持了一贯的风格,HMV30年代的录音听起来更自然,(同时期的西贝柳斯被赞誉为“冰雪覆盖的火山”),50年代的两次(均见RCA)“火气”稍微大一些,“冷”一些(有些人形容是“王霸之气”,因为这个时期的Heifetz已经是“独孤求败”了)。

12、我目前听到的能和海菲兹比肩的炫技路线录音是milstein在1940年的一次录音指挥stock,协奏CSO,绝对是一次“电光火石”的演绎。

13、比他后来和DG阿巴多还有在EMI的演绎要纯粹漂亮得多。

14、美中不足的是末乐章缺失了几分钟。

15、炫技派总的来说注重得是激情和速度,演绎热烈奔放、酣畅淋漓。

16、海菲兹的下面这版就是柴小协的标志性录音,如果评选上世纪的最出色的录音的话,这版柴小协不出意外会是其中之一。

17、(海菲兹的名版,音效和演绎俱佳,论技术无出其右,你要听不了下面那些历史录音和苏俄那种差强人意的录音质量,这一版就是首选了)(海菲兹在30年代的名版,琴声更自然一些,同张上的西贝柳丝属于标杆性的演绎)(听过的唯一能和heifetz在技术上比肩的一版,NAXOS也转录过,但个人更喜欢biddulph转录的小提琴历史录音,和pearl转录的钢琴历史录音齐名)抒情路线的代表我认为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这里的抒情,不是纯粹的柔和、缓慢。

18、而是在演绎中用音色营造出的一种纯粹地感情流露。

19、尤其是缓慢的抒情段落里,琴声甚至可以用“揪心”来形容。

20、如果想象不到,看《辛德勒名单》的时候应该有所体会。

21、这种抒情是在大气和雄浑的演绎反衬下更加突出,而不是一味的舒缓,这种风格也是大卫在协奏曲录音上能和Heifetz分庭抗争的资本之一,尤其是在贝小协、勃小协这种大气的协奏曲中。

22、奥伊斯特拉赫一共留下了十多次次柴小协录音(当然部分没有cd化,还有些非正规录音没有算上)同时作为指挥留下两次柴小协录音,可见他对这个曲目的热爱。

23、有个故事说梅纽因在听到奥伊斯特拉赫演奏柴小协录音以后,说再也不会演奏这个曲目了,因为不可能比大卫拉得更好。

24、还有一则确切的故事说奥伊斯特拉赫第一次访问美国,柴小协的推动者elman也在场~有人问他演出怎么样。

25、埃尔曼思索了一会,耸耸肩说:“还可以,可是就连‘亚沙’(Heifetz)也拉得比他好”这个对不苟言笑而又非常自信的埃尔曼来说,这应该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26、大卫比较流行的录音我多少都听过点。

27、在melodiya的Kondrashin和Rozhdestvensky两版、DG的Konwitschny、CBS的Ormandy,这几版总体来说,作为独奏的风格还是比较稳定的,区别主要在于乐团和录音质量。

28、但是个人比较倾向于他和苏联乐团合作的版本~虽然录音质量一般,但是独奏部分明显更加的放松和抒情~CBS的版本某些地方个人觉得大卫状态不是最完美的~比较异数的算是在BBC和Sargent的一版现场录音,速度飙的很快,但是拉得很不“大卫”,尽管展示了奥伊斯特拉赫也能炫技的一面~只是抒情性低了不少。

29、(和康德拉申的版本)(和罗泽的版本,见于他的5CD套装)(和奥曼迪的名版,乐队很给力,但是觉得大卫有些拘谨,录音比苏俄那些版本好点)其他的版本基本都参杂在这两种极端演绎之间,目前还没有发现能超越的。

30、有些版本有独特的音色,比如法比学派的佛朗西斯卡迪和后来的费拉丝,不过法比学派的拉柴小协总是有点异样,如果你习惯了俄国人演奏的柴科夫斯基,法比学派的未必便是好的选择,karajan和ferras的合作,曾经有一段时间是名版,但是很快就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31、个人感觉他们两个人合作的大曲目比较一般,ferras在“君王”的指挥下拉柴小协,还不如在EMI的那版自然一些。

32、早期德奥学派的小提琴家也有类似的问题,拉柴小都有些不对味。

33、一些女小提琴家走抒情路线,拉得即慢且柔,这样的柴小协听起来抒情有余,炫技、气势的成分却不足。

34、印象里穆洛瓦和小泽合作的柴小是这个路子,mutter的小协里个人觉得勃小协倒是还有点气势,而前几年在北京保利剧院听到哈恩的现场柴小协,几乎是这种风格的极致,是我听到过最慢的柴小协,甚至比elman晚年的柴小协还要慢,华彩几乎已经称不上华彩了,很可惜,这种演绎几乎让我无所适从。

35、总的来说,柴小协的好版本可以用比比皆是来形容,怎么拉都能出味道,技术和感情之间找个点就OK,比如海菲兹就偏重技术,而奥伊斯特拉赫就偏重感情。

36、大卫之后苏俄的另一位大师Kogan也是一位不错的演绎者,他的诠释方式倾向于海菲兹的炫技式演绎。

37、不过我的感觉柴小协总的来说还是个粗线条的协奏曲,技术难关一克服就能比较好的演绎,只在于你喜不喜欢音色和处理方式而已。

38、大概就谈这么多吧。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伊斯特拉 有一段时间 柴可夫斯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