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讯!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相是什么意思

2022-11-17 20:50:58     来源:关注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1、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把你送的明珠还给你了,忍不住一颗颗眼泪直往下垂,我多么恨啊!恨我们不是相逢在我还未出嫁的时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该诗句出自唐代张籍所作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全诗原文如下: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3、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4、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5、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7、白话文释义:你明知道我已嫁为人妇,仍送我一对明珠。

8、为你的缠绵之意感动,我常把明珠系在罗衫红裙上。

9、我家的高楼就连着皇家的花园,丈夫亦值班在皇宫里。

10、虽然知道你真心有如明月朗朗无遮掩,但我也曾发誓要与夫君共患难同生死。

11、归还你的双明珠忍不住一颗颗眼泪直往下垂,我多么恨啊!恨我们不是相逢在我还未出嫁的时候。

12、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13、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

14、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15、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

16、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17、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18、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

19、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20、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

21、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22、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

23、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24、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25、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26、诗中所说“双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引诱作者为其助势的代价,也就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

27、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28、此诗出处是张籍的《节妇吟》原诗如下: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29、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30、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31、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32、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33、 此诗原是张籍辞聘之作,借用贞洁女子对丈夫的坚贞的情感来喻指自己不愿接受招纳之意。

34、我个人理解的诗意大概是:你知道我有丈夫,还赠给我一对明珠(注:赠珠在古代常常是男女之间表达情意的意思。

35、这句应该是指对方表达对自己美好的情意),我感谢你对我的缠绵深情,把它寄托在佩带在身边的红色的罗帕上。

36、我们家有高楼美苑,我的丈夫是个好男子正在远方建功立业,现在也一定在思念我。

37、我知道你的一片真心就像日月一样真诚,但我愿意和我的丈夫誓同生死,永不分离,所以我还是流着泪水把明珠还给你吧,恨只恨我没有在没有出嫁的时候遇上你啊!诗中具体某句的意思你可以对照得出了,谢谢!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38、而在当时的张籍,这首诗的用意,是婉谢而不愿就聘的意思。

3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示对他人的深情厚意,因为时与事的不能相配合,只能忍痛加以拒绝之意。

40、 而在当时的张籍,这首诗的用意,是婉谢而不愿就聘。

41、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叹息; 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42、张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43、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44、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45、  张籍,字文昌,先世苏州人,居于和州,贞元十五年进士,释褐,授秘书郎。

46、历官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终于国子司业。

47、唐宋以来,诗文中称人多用官名。

48、同时人相称呼,则用其现任官名,官改则称谓亦改,如张籍为太常寺太祝时,则称之为张太祝,改官水部员外郎之后,即称张水部。

49、后世人则称其最后的官名,如张籍为张司业,韩愈为韩吏部,因为他最后的官位是吏部侍郎。

50、  张籍与韩愈为至友,韩愈给他以很大的帮助。

51、他为水部员外郎时,已过五十岁。

52、由于韩愈竭力举荐,才得任国子博士,由博士而至司业。

53、他官位虽不高,但诗名极大。

54、乐府诗与王建齐名,白居易赠以诗曰:“张公何为者,业文三十春。

55、尤工乐府词,举代少其伦。

56、”但张王两家的乐府诗,后世人的评论,颇不一致。

57、或以为王胜于张,或以为张胜于王。

58、大概他们两人的语言,都很平易通俗,不用艰涩隐晦的辞藻。

59、张籍的乐府诗,纯用赋体,单叙事实,不下断语,绝不自己揭出主题思想。

60、故胡震亨说他是“祖国风,宗汉乐府”(《唐音癸整》)。

61、王安石《题张籍诗集》云:“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绝妙词。

62、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63、”这是赞扬他语言虽然很浅显,功夫却很深,不是容易写成的。

64、  现在进讲他的一首《节妇吟》。

65、  全诗只用两个韵。

66、第一韵四句,用五言。

67、第二韵六句,用七言。

68、五言四句是叙述这首诗的本事,七言六句是由事而抒情。

69、都用一个女人对一个男子说话的口气。

70、前四句说:你知道我已有丈夫,却还赠送我一双明珠。

71、我感激你对我的爱情,就把这一双明珠系在红罗袄子上。

72、后六句说:我家里有的是高楼大厦,我的丈夫是在明光殿里执着长戟当禁卫军的。

73、我虽然知道你赠我明珠的意思非常明白,但是我不能背弃丈夫,立誓要和他同生同死。

74、因此,我只好滴着眼泪把明珠还你,只怪我们为什么不在我结婚以前遇到。

75、  一个男子,热烈地恋爱着一个已结婚的女人.因而赠送她两颗明珠。

76、这个女人对这个男子也有爱情,但她不能离弃她的丈夫。

77、对这个矛盾,她就作出了这样的处理。

78、把明珠收下,“系在红罗襦”,是表示接受了他的爱情。

79、终于又把明珠还给他,是表示自己既已结婚,就不应当背弃丈夫,改适他人。

80、  张籍这首诗的全题是“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81、洪迈《容斋随笔》云:“张籍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籍却而不纳,作《节妇吟》一章寄之。

82、”据此可知这首诗完全是个比喻。

83、张籍已经接受了别人的聘任,而李师道又派人用厚礼来请他去参加幕府。

84、张籍就写了这首诗辞谢他。

85、诗中的“妾”是张籍自喻,“君”是指李师道。

86、李师道是什么人呢?他原本是高丽人,父李正己,兄李师古,相继为淄青节度使。

87、师古死,师道于元和元年十月,继任郓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平卢军及淄青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88、当时的节度使虽是棣王李审,但只是名义上的遥领,李师道虽是副大使,却是实际上的节度使。

89、他们父、兄、弟三人踞有平、卢、淄、青一带前后四十年,是今天的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大军阀。

90、李师道终因造反失败,于元和十四年被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所杀。

91、东平郡即郓州,是节度使治所。

92、张籍诗题称“李司空师道”,《容斋随笔》称“郓帅李师古”,这里有一点疑义,查《唐书》本传,只有李正己的官衙有“检校司空”,师古、师道都是“检校尚书左仆射”,因此就不能确知张籍此诗是为谁而作,也不能考定此诗的年代。

93、但李氏父兄弟三人都是跋扈的军阀,为人民所怨恨,名声很坏。

94、张籍不受他们的征聘,决不会表现得如此感激。

95、大概是在畏惧李氏威权的情况下,他故意这样措辞,使李氏看了,不至于发怒结怨。

96、或者也是当时文人明哲保身之计,我们可以存而不论。

97、  如果撇开这首诗的比喻作用,单就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反映了一个封建礼教问题。

98、  张籍给他这首诗题作《节妇吟》,肯定了这个女人是一个节妇。

99、在北宋初姚铉编的《唐文粹》里,也把这首诗编在“贞节”类目下。

100、可知唐宋人都认为一个女人可以接受别一个男子的爱情,也可以对他表示自己的“感”,只要她不抛弃丈夫私奔或改嫁给那个男子。

101、这样一个女人还没有逾越礼教,她可以算是一个“节妇”。

102、《毛诗�6�1大序》解释“变风”之诗云:“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103、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104、”张籍这首诗的女主人公的态度,先是“发乎情”,暴露了她的得之自然的人性。

105、接着是“止乎礼义”,没有违反人为的礼教。

106、可知这首诗应当属于“变风”,因而也还是不违背诗教的。

107、  到南宋时,以朱熹为首的道学家歪曲了儒家的礼教观念,他们对妇女的行为定出了许多灭绝人性的禁条。

108、他们只要求妇女驯服地被束缚在礼教界限中,绝不容许她们暴露人性,非但不许暴露,甚至根本不许她们有人性。

109、这种残酷的礼教观念,影响了以后的文人,在文学批评中也沾染上了毒素。

110、  明末的唐汝询,在这首诗后批道:“系珠于襦,心许之矣。

111、以良人贵显而不可背,是以却之。

112、然还珠之际,涕泣流连,悔恨无及,彼妇之节,不几岌岌乎?”(《唐诗解》)  同时,贺贻孙在他的《水田居诗筏》中评此诗云:“此诗情辞婉恋,可泣可歌,然既系在红罗襦,则已动心于珠矣,而又还之。

113、既垂泪以还珠矣,而又恨不相逢于未嫁之时。

114、柔情相牵,展转不绝,节妇之节,危矣哉。

115、”  这两段评论,对于系珠、还珠这一行为,已经有些贬意,但没有说这不是节妇的行为,只说这个“节”很危险了。

116、  《诗筏》刻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117、三十年之后,即康熙五十六年,沈德潜编成《唐诗别裁》,他不选这首诗,而在张籍的小传下说明其理由:“文昌有《节妇吟》,时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道以书币聘之,因作此词以却。

118、然玩辞意,恐失节妇之旨,故不录。

119、”他断定诗中的女主人公不能算作节妇,可见他对“节妇”的观念与唐宋人大不同。

120、而且他对诗教的观念,也和汉代人大不同。

121、《唐诗别裁》是有相当影响的书,从此以后,有许多唐诗选本都跟着不选此诗了。

122、  贺贻孙还指出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从汉代乐府诗《陌上桑》得来的,他把这两首诗作了比较:  “恨不相逢未嫁时”即《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意,然“自有”二语甚斩绝,非既有夫而又恨不嫁此人也。

123、“良人执戟明光里”,即《陌上桑》“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意。

124、然《陌上桑》妙在既拒绝使君之后,忽插此段,一连十六句,絮絮聒聒,不过盛夸夫婿以深绝使君,非既有“良人执戟明光里”而又感他人“用心如日月”也。

125、  贺贻孙以为罗敷之拒绝使君,态度严峻决绝,而在张籍此诗中,女主人公的态度太软弱柔婉,因而他提出了疑问:  忠臣节妇,铁石心肠,用许多转折不得,吾恐诗与题不称也。

126、  “诗与题不称”,这是他的措辞委婉,如果坦率地说,就是这首诗里描写的并不是节妇。

127、他以为,如果描写一个节妇,就应当表现她的“铁石心肠”,对赠送明珠的人坚决拒绝,不应该有一点感情。

128、罗敷与此诗的女主人公的行为是同样的,但张籍把他的女主人公描写错了。

129、这是基于宋元以来儒家的贞节观念,从描写手法来评论的。

130、沈德潜所说“玩辞意,恐失节妇之旨”,亦是此意。

131、  但贺贻孙又自己解答他的疑问:  或曰文昌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重币辟之。

132、不敢峻拒,故作此诗以谢。

133、然则文昌之娩恋,良有以也。

134、  他把这首诗的描写方法结合到它的创作动机。

135、张籍辞谢李帅,不能象罗敷辞谢使君那样决绝,所“不能不婉转其辞,表现得既有感情,又不受聘。

136、因此他肯定此诗的描写方法,是有道理的。

137、  现在,我们把贺贻孙的观念总结一下:①从这首诗的本身来讲,它所表现的还不能算是节妇。

138、②从这首诗的比喻作用来讲,可以这样表现。

139、  我们知道,一个文艺作品的表现手法是为它的主题思想服务的,而主题思想是为这个作品的教育作用服务的。

140、按照贺贻孙的观念,他显然认为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可以为它的教育作用服务,但不能为它的主题思想服务。

141、这样,他的观念就显出矛盾了。

142、   矛盾的根源产生于禁止人性的宋儒的礼教观念。

143、  锺惺在《唐诗归》中给这首诗的评语,只有短短的一句,却很高明。

144、他说:“节义肝肠,以情款语出之,妙妙。

145、”他肯定这首诗的女主人公是有“节义肝肠”的,但她不是从礼教观念出发,而是从对双方的感情出发。

146、这首诗的好,就好在不宣扬礼教。

147、这个评语,决非唐、贺、沈诸人所能了解,锺伯敬之所以被明清两代正统文人目为异端,我们从这首诗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分歧。

148、  对于系珠这一行动,贺贻孙说是“已动心于珠矣”,似乎以为这个女主人公因得珠而动心。

149、这就把她描写成为一个贪财的人了。

150、汉乐府诗云:“何以结相思,双珠玳瑁簪。

151、”可知赠珠是表示爱情,这个女主人公所动心的是赠珠的意义,而不是两颗明珠。

152、故诗句明白地说是“感君缠绵意”。

153、   对于“妾家高楼连苑起”二句,贺贻孙的指摘却很有道理。

154、这两句使读者得到的印象是夸耀丈夫的豪贵,因为有此豪贵的丈夫,所以“事夫誓拟同生死”吗?那么,万一她丈夫是个贫贱的人,她又将怎样呢?贺贻孙批评作者摹仿《陌上桑》而把这两句放在不适当的地方,这倒是击中了此诗要害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恨不相逢未嫁时 系在红罗襦 还君明珠双泪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