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硬件作为红极一时的元宇宙入口,吸引了无数的资本垂青,作为互联网巨头的字节在2021年8月斥资超90亿元收购了VR头显厂商Pico。距离这起收购案不过1年有余,字节的Pico团队近日就被曝出内斗严重、年度销量目标(OKR)过高根本无法完成。作为全球市占率第二(4.5%)的头部VR厂商,Pico为何会遭遇如此大的困境,字节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Pico内部斗争
字节在互联网行业有个惯用的打法:业务发展初期疯狂招聘扩张团队,业务稳定之后就将冗余人员调岗或者辞退,这是因为互联网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最重要,通过堆叠人力可以大量试错并且快速抢占市场。Pico被收购的这一年时间,Pico的团队从300人扩张到2000人,这就造成了Pico创始团队的权力稀释,如果管理恰当(例如价值观、文化指引等)的话会逐渐融合成新的团队。
(资料图)
但是Pico的创始成员并不甘心权力流失,逐渐抱团形成了“Pico派”,并购后新进的管理层也不甘示弱,抱团形成了“抖音派”。在国内众多的收购案例中,创始管理团队和并购后新建的管理团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矛盾,一般而言创始管理团队会在过渡期后逐渐出局。本事件的特殊点在于,由于Pico所在的硬件领域字节内部并没有合适的人才来统帅,所以“Pico派”和“抖音派”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
Pico的年销售量目标
Pico在2022年5月初给自己的年度销售目标定为了180万台,要知道,按照2021年的市占率估算,pico的年销售量也不过50万台。即使获得了抖音的巨量资源,要实现三倍的销售量增长基本难如登天,因为市场对于2022年的VR头显销售量增长率的预测也不过30%。
为了达到销售量目标,Pico团队采用了重营销和低价打法,复刻的是经典的小米式打法:低价硬件聚拢用户,互联网服务赚取利润。但是Pico团队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手机是刚需,而VR硬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这就造成了Pico虽然请来了众多“流量明星”的站台,给出了很有诚意的价格,却依然没有多少消费者买单。截止11月14日,京东官方旗舰店销量5万+,天猫旗舰店销量1000+,保守估计全渠道销量不超过10万台。旗舰产品尚且如此,Pico年销售量180万台的目标几乎难以完成。
Pico的困境
Pico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作为立身之本的产品质量也频频被曝出存在问题,Pico4刚发布不久便被曝出采用Pancake后出现清晰度反降、色差和黑域明显、手势识别抖动粘滞等负面现象,很多消费者在做评测时都提及了相关问题。
VR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内容的缺失,VR头显的主要宣传场景在于看视频和玩游戏。但是实际体验Pico4下来,这些核心场景的体验都无法保障。视频场景受版权和转VR资源的难度影响,没有足够的资源;游戏场景由于Pico采用的Inside-out tracking定位技术,利用4个摄像头定位导致定位范围主要集中在前方,很难满足更为复杂的游戏需求。
本质上,Pico面临的还是产业发展不成熟的问题,并不像小米入局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整机解决方案。作为非刚需且存在诸多体验问题的VR头显,消费者对于Pico4很难有购买的欲望,即使它足够便宜。
结语
由于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可以形成商业闭环的成熟概念,Pico在元宇宙的风口之下被吹得过高,现在被重重摔在地上也可以让Pico多加审视自身:究竟哪条道路才是VR的未来?而不是抱着“中国元宇宙第一”的虚名盲目扩张、无意义内斗。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