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动态:嘀嗒出行IPO:净利下滑65%,平均每单服务费5.42元,顺风车平台获行政罚款57次

2023-02-21 09:13:32     来源:搜狐财经

打印 放大 缩小

从创业板开市到设立科创板,从试点注册制再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舞台。


【资料图】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搜狐财经力求用专业的财经报道分析企业,帮投资者选优筛劣。

在这其中,谁将是资本市场的赢家?谁能圆梦IPO?搜狐财经《拆解IPO》栏目,聚焦计划在A股、港股、美股的上市的重点企业,从盈利能力、竞争态势、风险防范等多个角度,剖析企业价值。

本文为第122期。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岳家琛

2月20日,嘀嗒出行提交招股书,拟赴港IPO。

嘀嗒出行早在2020年10月8日便首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第二次提交是在2021年4月。本次IPO,是嘀嗒出行第三次冲刺上市。

根据招股书,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营业收入分别为7.54亿元、7.81亿元和4.2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2.38亿元和0.65亿元。

自2019年首次盈利以来,嘀嗒出行连续三年盈利。而相较之下,滴滴公司2021年全年亏损高达493.34亿元。

不过,相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1.85亿净利润,去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64.86%。

嘀嗒出行是如何在疫情期间实现盈利的?

超9成收入来自顺风车业务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的收益主要来自于顺风车业务。

2020年、2021年以及去年前三个月,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分别为6.72亿元、6.95亿元、3.9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9.1%、89%及91.1%。

在该业务下,嘀嗒出行的收益主要来自向私家车车主收取的服务费。

嘀嗒出行的规模有多大?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120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

根据招股书,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分别促成1.46亿次、1.29亿次、0.72亿次顺风车搭乘,交易总额分别为81亿元、78亿元、46亿元。

据此计算,去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每次顺风车搭乘的平均费用为63.88元。嘀嗒出行平均每次获得的平台服务收入为5.42元。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顺风车平台服务的平均服务费率分别为8.3%、9%及8.4%。由此可见,2020年至2021年,平均服务费率呈上升趋势。

“平均服务费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在2021年提高了向平台上提供顺风车服务的私家车车主收取的总体服务费。”对此,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解释道。

而去年前三季度,平均服务费率有所下降,这主要由于增加了对私家车车主的补贴,以奖励车主在平台提供搭乘服务。

除顺风车业务外,嘀嗒出行也向出租车司机收取服务费,同时还从广告及其他服务中产生收益。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及去年前三季度,出租车业务分别实现收入0.35亿元、0.33亿元、0.16亿元,占比分别为4.7%、4.2%、3.6%。

广告及其他服务实现收入0.47亿元、0.53亿元、0.23亿元,占比为6.2%、6.8%、5.3%。

虽然2022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业绩表现不如此前,不过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称,2023年春节假期前后两周时间在内的30天期间,按嘀嗒出行促成的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嘀嗒顺风车业务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毛利率近75%,净利率15.19%

从利润率来看,去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净利率为15.19%。嘀嗒出行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为何没有走上网约车平台的“烧钱”模式?

招股书介绍称,嘀嗒出行的商业模型始终是轻资产的业务模式,不依赖大量资本投资或流量购买,不拥有或租赁车队车辆,不承担任何汽车拥有成本,也不需要向私家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补贴。

嘀嗒出行的成本费用是如何构成的?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82.7%、80.9%、74.6%。毛利较高,主要是由于营业成本较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成本分别为1.3亿、1.49亿、1.09亿。

具体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毛利率为80.5%,广告及其他服务毛利率为57.1%,仅有收入占比最低的出租车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的成本主要包括付款处理成本、第三方服务成本、私家车主及出租司机的补贴、保险成本、员工成本、安全成本等。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付款处理成本,去年前三季度占总成本的比重为30.2%。付款成本主要是指支付给微信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佣金。此外,第三方服务成本占比16.1%,私家车主及出租司机的补贴占比13.9%,保险成本12.1%。

费用方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销售费用2.23亿元、2.55亿元、1.75亿元。其中去年前9个月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为40.89%。

而在其中,用户奖励及补贴占比最大,为33.9%。去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用户补贴共0.59亿元。

此外,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分别为4734.6万元,6007.1万元和6151.4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3%、7.7%和14.4%。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行政费用分别为0.24亿元、0.27亿元、0.29亿元。

从现金流来看,2020年、2021年及去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正,分别为1.37亿元,1.35亿元,0.7亿元。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嘀嗒出行手持现金5.97亿元。

蔚来资本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根据F&S报告,中国四轮出行市场由出租车扬招、出租车网约、网约车及顺风车组成,2021年的订单总数分别约为144亿、18亿、102亿和3亿。

由此可见,嘀嗒出行主要依赖的顺风车领域,在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占比并不大,处于“小而美”的赛道。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顺风车市场由于此前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嘀嗒出行在招股书中坦言,其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是否接受顺风车及其服务。如果公众认为顺风车并无好处,或因安全问题而不选择顺风车,顺风车市场可能会停滞不前。

有关顺风车的争议和安全性问题从未间断。2020年,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曾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约谈指出,嘀嗒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产品存在问题,主要是“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监管方面,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累计获57宗行政罚款,其中36宗后续已撤销。其余的21宗行政罚款,金额由5000元至3万元不等,合计约为55万元。

融资方面,自成立以来,嘀嗒出行的投资人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资本、易车网、高瓴及携程。

2014年,嘀嗒完成A轮投资,投资方为IDG,合计300万美元,每股成本0.0436美元;2015年 \r嘀嗒完成由IDG及易车等机构及企业投资者牵头的B轮融资,融资2000万美元,每股0.2909美元。

同一年,嘀嗒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每股成本0.7184美元;2017年,嘀嗒完成由蔚来资本牵头的D轮融资,每股人民币2.94元,募资2亿元。嘀嗒最后一轮融资是2018年的E轮,每股3.14至3.17元,募资4.3亿元。

IPO前,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及李跃军5位联合创始人通过5brothers Limited持有公司33.11%,为大股东。

蔚来资本通过Leap Profit及SMART一共持股为21.92%,为第一大外部股东;IDG资本持股10.43%,为第二大外部股东。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募资拟重点用于以下方面:提升技术能力及升级安全机制;扩大用户群并加强营销及推广计划;增强变现能力;在中国出行市场价值链中选择性地寻求战略联盟及投资收购机会等。

标签: 行政罚款 安全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