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转向后,大多数消费品的复苏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而目前年轻人的盲盒经济正在迅速复苏。受益于疫情转向,泡泡玛特自11月的底部以来,涨幅已达150%,曾经的千亿盲盒龙头,成长能力又回来了?
泡泡玛特在去年前10个月的最大跌幅接近80%,这主要受2022年Q2业绩爆雷的影响。
(相关资料图)
2022年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盈警公告称,2022年上半年可能较2021年同期增长不低于30%,预期集团净利润将减少不超过35%,这使得泡泡玛特陷入恐慌下跌,10个交易日跌去40%。
这主要由于在去年二季度的4-5月份,泡泡玛特的主力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都有不同程度的封城。而泡泡玛特在北上深的门店超过百家,北上深三个城市占泡泡玛特总营收接近40%,电话会议透露,去年Q2北京、上海,尤其是上海老店营收同比下滑40-50%,算上房租还消耗了不少成本。
近两个月的闭店,这对泡泡玛特的打击十分之大。从整体数据上看,去年4月社零总额为29,483亿元,同比下滑11.1%,环比下滑-7.6%。商品零售同减9.7%/环比-7.6%,这是去年消费最糟糕一个月。
这也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在去年4月只有只有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实现正增长,其余非必须消费品都出现了大幅下滑。在当时泡泡玛特正在持续推出新款盲盒,而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买新不买旧,这加重了泡泡玛特的库存问题。
不过,泡泡玛特在短时间那么大的跌幅,还与易方达等基金清仓泡泡玛特有关。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2上半年,有15只公募基金重仓泡泡玛特。而到了2022Q3,仅剩3只基金选择增持泡泡玛特,其余12只基金全部清仓离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泡泡玛特的大跌趋势下,只有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坚守泡泡玛特,剩余重仓泡泡玛特的三只基金也都是他所管理的。这位经理在跌的最深的Q3选择大幅加仓,从他加仓的幅度来看,只要Q4不清仓卖出,现在大概率是赚钱的。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在一季度建仓泡泡玛特600万股,在二季度按兵不动,在半年报中称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结果在大跌的三季度选择清仓卖出,亏损幅度至少在50-60%左右。从泡泡玛特急跌的趋势来看,这些清仓的基金大概率都是亏损卖出。
坚守泡泡玛特的经理比起其他公募经理好太多,至少在大跌的过程中仍维持自己看好的公司,并没有因短期因素引起的大跌就抱团砸盘离场。
在现在疫情转向后,利空泡泡玛特的最大束缚已解除,泡泡玛特的主力军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居民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我们在去年8月时提到过一个观点,2022年虽然内部宽松,但受疫情困扰,外部宏观经济紧缩,这极不利于盲盒的发展。而泡泡玛特这类消费品只有在经济稳定运行,大家钱包不紧的时候,大部分人才有闲心关注盲盒经济,才有闲心去折腾“盛世”下的产物,所以在去年泡泡玛特的确有很大的跌幅。
在当时我们也提到过,虽然短期泡泡玛特交出一份非常差的业绩,导致市场认为这个行业的泡沫算是要破灭了,这个行业似乎已走到尽头。但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大的回报都是这样来的,当市场都认为泡泡玛特是一个没有价值的公司时,反而是看好泡泡玛特的投资者长线布局的机会,而我们上文提到的基金经理,即是这类投资者。
当时我们提到,最重要的点是,最困扰企业的疫情因素是否解除?解除后国内未来宏观经济是否宽松?若负面因素解决,泡泡玛特是能延续下去他的盲盒之路的。而泡泡玛特最后该值多少钱,在疫情经济复苏下,市值先恢复到曾经的千亿市值砍半也并不过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泡泡玛特与抖音的合作密切,先是与抖音合作了一部兔年贺岁短片,将在10月10日上线抖音平台,传播IP吸引更多新用户和增加年轻用户的粘性。
另外,泡泡玛特在春节期间将其抖音上发放新年福利,这吸引了许多用户关注泡泡玛特。仅半个月时间,泡泡玛特的抖音粉丝增长过千万。虽然是因新年福利吸引来的关注,但市场预期泡泡玛特也能从中吸引到不少新盲盒玩家,这就要看泡泡玛特在过年期间的运营能力了。
泡泡玛特在抖音开设了直播间卖货,在直播间中有预售新产品,也有为清理库存选择打折部分盲盒,官方下场打折的确有助于清库存,盲盒基本上都是线下买当场开的参与感更足,而官方直播间线上的销量也并不差。
短期来说,一线城市的复苏是关键,而中长期来看,海外业务的进展是新增长点。截至2022年12月底,港澳台及海外共计27家零售店,25家机器人商店。12月于新加坡新增1家线下门店。根据公司披露的Q3运营数据,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收益同比增长115%-120%,企业在其他地区同样受到欢迎。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近5个交易日上涨26.14%,港股通累计增持678.72万股;近20个交易日上涨40.45%,港股通累计增持894.68万股。
在下跌时砸盘时卖出是公募基金们,在泡泡玛特底部涨幅翻倍后又是这些公募基金在增持,从十多只基金清仓泡泡玛特,只有一位经理留守时,就能知道公募基金在港股都是抱团取暖的,跌的时候一起砸一起亏损,涨的时候一起追?国内公募基金出手拿筹码的时间是不是又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