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要闻:烟火气回来了,2023会更好过吗?

2023-01-06 07:57:23     来源:资鲸

打印 放大 缩小

疫情后的北京,在这个跨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好像真的活过来了。

我在年前年后分别在北京的商场吃了两顿饭,与在此一周之前的门可罗雀相比,这两次商场的人流明显提高,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满负荷运转的程度。


【资料图】

首先就是北京清河的万象汇,虽然地理位置比较偏,但是人流量一点不小,停车场几乎没有位置,需要开车在停车场里绕上两圈才能找到停车位。

更明显的是来到饭店聚集的五层,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按道理说是过了晚餐的高峰时段,但是我发现大多数餐厅都需要等位,而且排队的人相当多,把门口摆放的小凳子都坐满了,粗略估计等位时间至少是半个小时以上。

吃了饭九点多顺路去商场的超市,十点关门的超市,九点多的时候依然有非常多人在购物,我们买完东西结完账已经是九点五十了,但是结账的人依然不少。

另外一家是北京本来就比较出名和人多的商场,位于朝阳区的合生汇。在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过去,也是人流如织。

没有了门口健康码扫码环节,车辆进入停车场的效率明显提高,停车场满满登登,来到商场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餐饮为主的区域,完全就是摩肩接踵。

大家基本都是边吃边逛,各种小吃和饭馆也都非常热闹,一派欣欣向荣的喜庆景象,除了绝大多数人脸上还有口罩之外,商场当中真的是看不到一点疫情的影子和感觉了。

北京经历这次全民阳性之后,彻底活过来了?可以期待未来更好的生活了吗?咱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

特殊的时间节点

首先,最重要就是两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相重合带来的叠加效应。

第一个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时间节点是,现在这个阶段,北京的疫情高峰基本过去了,大家基本都是“杨过”且“杨康”的状态。相信不少人跟知顿君一样,相信自己阳过之后是有抗体的,短时间相对安全,所以出门在外不会太过于担心疫情的影响。这是现在商场里边人流如之织、满坑满谷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刚好赶上元旦假期。现在的年轻人本来就对跨年更加重视,另外相比更为传统的需要回到老家的春节,大家的跨年一般都是在大城市过,所以元旦假期,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门逛逛理所当然。

最后,三年疫情,现在基本上是彻底放开了,进出商场都不用扫健康码的情况下,阳过且赶上元旦假期,商场里边的人流其实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专家也建议大家好好吃饭呢。

消费复苏的范围有限

如此一篇欣欣向荣的景象,似乎消费恢复有望,甚至报复性消费也指日可待了?

其实不然。

商场虽然人多,但是也称得上冰火两重天:餐饮区域,尤其是小吃、零食、饮料,以及客单价相对较低的饭店是比较受欢迎的。餐饮区域之外的其它区域,人流其实并不算多,一天的销售额想必有限。

毕竟,相比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之类的产品,一日三餐才是刚需。商场当中,人流量最大的本就是餐饮板块,在疫情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商场人流肯定还会遵循这样一个基本规律,甚至变得更加明显。

因此,从消费范围领域上来说,餐饮消费的复苏仅仅是一个现象,从时间上来说,节后的消费水平如何也尚不可知,作为一个假期的特殊现象而不是一个关键性指标,更深层次的消费复苏水平如何,还是更需要依赖更多的宏观和长期数据。

幸运者偏差

北京、元旦假期、合生汇,这样的时间和地点具备标志性,但却不见得有代表性。

就好像你在春运的火车上问大家是否都买到票一样,是典型的幸运者偏差。换句话说,在这里看到了欣欣向荣和人流如织,吃饭的时候看到大家欢声笑语、高谈阔论,一定会受到感染,觉得一个欣欣向荣的消费市场回来了,甚至恍惚间觉得,三年前疫情从未来过的北京也回来了。但是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之后,我知道这仅仅是一种错觉。

我甚至因此会想,如果此时不幸,身边有人因为疫情拖累,需要就医甚至躺在了ICU,作为陪同者,满眼是病床上的病人和各种医疗器械,满耳是各种仪器运行和警报的声音,你跟他说疫情前的北京回来了,他是何反应?

总之,这个世界太大了,即便经历了这种全民都涉及的重大事件,我们的悲喜,依旧并不想通。

2022年大家存的钱,2023年会拿出来花吗?

这两天一个消息还是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就是2022虽然艰难,但是整体的存款数据竟然是大幅度上涨的,不少专家乐观地表示:居民的超额储蓄是可以支撑起2023年的消费和投资的。

即便遭遇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依然有人在2022年依然存下了不少的钱,预估大概率超过16万亿,16万亿不仅是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也是大幅超过了往年10万亿左右的数据。知顿君真的是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在这种环境下竟然存下了比往年更多的钱?都是卖口罩、核酸、呼吸机?

说回正题,有机构就认为其中6-7万亿是超额储蓄,所谓超额储蓄就是减去投资和消费型支出以后,剩下来的钱。

专家真的很乐观,消费的基本盘毕竟要靠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所谓的超额储蓄当中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或者说是所谓中低收入群体的钱呢?天风的一份研报显示:当下存款高于疫情前的群体主要是高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则相反,储蓄普遍低于疫情之前。

但是高收入群体,从来都是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指望这群人在2023年做出特殊的消费贡献似乎并不可能。那至于说中低收入群体,在面临房贷车贷甚至失业压力的情况下,即便有些储蓄,谁好意思在前景尚未明朗,信心尚未建立的时候,励他们把钱拿出来花掉?这么做的人真的不是蠢就是坏。

写在最后:

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城市,以及自己的家乡尽快活过来,这种活过来不仅仅是工作生活的有序恢复,是经济工业就业等回复增长,更有我们对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信心。

你所在的城市“活”过来了吗?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文/知顿 青峰)

标签: 欣欣向荣 基本都是 的情况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