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贝多财经从港交所披露易了解到,宜明昂科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宜明昂科”)在港交所递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失效”,目前已正常无法查看或下载。
其中,招股书“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机制,代表拟发行人的财务审计数据过期,需要补充新一期的财务数据。根据规定,拟发行人在“失效”后的3个月内补充最新财务资料,即可继续上市流程。
据此前招股书介绍,宜明昂科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科研为导向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一代肿瘤免疫疗法。目前,宜明昂科已建立一个由十多款靶向关键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检查点的候选药物组成的综合管线。
(资料图片)
招股书显示,宜明昂科已经实现初步商业化,仍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1年,宜明昂科的收入分别约为119.1万元、506.7万元,净亏损分别为6.61亿元、7.33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8385.6万元和1.83亿元,其中2021年同比扩大117.67%。
据招股书披露,宜明昂科于2021年1月18日与三生国健订立联合药物开发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在中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合作开展评估伊尼妥单抗与IMM01用于治疗HER2阳性实体瘤的联合疗法的临床研究。
根据协议,三生国健负责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与CRO的协调以及与临床研究各阶段相关的监管备案。三生国健就与临床研究有关的所有重大事项拥有最终决策权,包括但不限于针对选定适应症的该联合疗法的临床试验方案的编制及修改。
宜明昂科宣称,各方将各自提供其用于临床研究的产品。除协议规定的部分费用由该公司承担外,在中国内地进行临床研究产生的所有费用均由三生国健承担。各方均对其自身的产品保留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合作临床研究产生的任何新数据及知识产权将由双方共同拥有。
宜明昂科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保留将IMM01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的全部权利。据贝多财经了解,IMM01为宜明昂科的核心产品,是新一代CD47靶向分子,该款产品是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SIRPα-Fc融合蛋白。
公开信息显示,宜明昂科已经获得多轮融资。此前的2021年12月,宜明昂科曾宣布完成近1亿美元的交叉轮融资,由阳光保险、复健成长基金、国科嘉和、荣昌创投、方正和生、建信信托、创东方等新投资人,以及礼来亚洲基金(LAV)、理成资产等原有股东共同参与。
而据宜明昂科官网介绍,其于2015年6月成立时即获得3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此后,宜明昂科于2016年至2021年先后完成450万美元Pre-A轮、1300万美元A轮、650万美元Pre-B轮、3400万美元B轮、8900万美元Pre-C轮以及近1亿美元C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数据和宜明昂科的招股书并不相符。招股书显示,宜明昂科2017年2月完成人民币300万元Pre-A轮融资,2018年4月完成900万元A轮融资,2020年1月完成400万元Pre-B轮融资,2020年11月完成2.40亿元B轮融资。
而在2021年4月,宜明昂科完成B+轮融资,并筹得约650万美元;2022年1月完成C轮融资,并筹得约8750万美元。贝多财经发现,宜明昂科在招股书中披露的融资规模和早前公开宣布的内容存在不小的差异,存在“夸大”的情形。
另据介绍,宜明昂科在2022年1月完成C轮融资后的投后估值为8.30亿美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宜明昂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68亿元宜明昂科称,其还于2022年1月收到的剩余部分C轮股份的投资资金人民币1.84亿元。
本次上市前,宜明昂科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官兼执行董事田文志直接持股19.71%;员工持股平台嘉兴昶咸、嘉兴昶宇及Halo Investment II分别持股4.36%、4.17%和5.05%,均由田文志最终控制,其合计行使该公司约33.29%的投票权。
同时,礼来通过LAV ImmuneOnco、苏州礼康、LAV ImmOn和苏州礼润分别持股4.26%、4.05%、3.52%和0.42%,合计持股12.25%;张科领弋创投通过张科领弋升帆、张科领弋思齐分别持股10.33%、1.56%,合计持股11.89%。
此外,龙磐资本持股5.41%,Milestone实体合计持股4.65%,洲岭资本合计持股4.50%,张江科投、朗盛投资、阳光人寿等亦是宜明昂科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