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开始畅想一种场景,所有的工作都丢给“机器人”去执行,人类可以提前退休,过上晒太阳看报的晚年生活。 不过,按照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这代人的时间计算,退休年龄可能不会提前,但失业可能提前,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人工智能行业可以取代哪些人类的工作? 我国养老金资金是否可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 人工智能的普及对养老金资金链是利好还是利弊? 人工智能行业可以取代哪些人类的工作? 目前的人工智能所处的阶段依然是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无法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和有自主意识的解决问题能力,换句话说,目前的人工智能并不拥有真正的智能,只是在部分工作中表现出具有智能的行为。 拿最近几年一直非常热的人机对话来说,机器看似在跟用户进行对话,感觉像是理解了用户的意图一样,但是机器人背后的逻辑是: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回这句的概率最高。机器人并不了解你真的意思,而只是像一个黑盒一样,看见什么输入,就给什么输出而已。 那么,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什么工作呢? 那些工作规则明确,机械重复程度高,以及需要大量数据处理和记忆的工作。举例说明: 在关键路段蹲点,进行嫌疑人行踪获取的便衣警察。由于其工作规则十分明确,凡是脸长得像内部系统嫌疑人的需要登记时间,走向,特征信息等。基于人脸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比起真人蹲点会更加具有优势,其不会受到注意力不集中,遗漏嫌疑人面部特征等人为因素造成遗漏,同时将所有信息可以直接数字化入库,方便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后期汇总处理。 电网的电力巡检工人,定时对电力线进行检查,判断是否有绝缘片破损或异常物覆盖,这类机械重复程度高的工作也可以直接交由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只需要对类似鸟巢等异常物进行识别,对绝缘片进行识别并判断是否完整,再配合上无人机等其他运动载体,可以以更加高效的方式释放人力。 我国养老金资金是否可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 退休以后如何维持日常生活,社会的养老金发放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中国从1995年前后开始缴纳养老金,同时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为了能够满足退休的老人日常基本开销,每年的养老金也在逐年提升。 现如今,在企业上班领工资的中产阶级成为各地政府养老金账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近几年,中国的老龄化情况越发严重,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达1.5亿人,占10.8%,据预测,我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2.8:1达到2050年的1.3: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会导致越来越少的中青年人要支撑越来越多的老人,同时随着平均寿命的上涨,延迟退休成为一种有效快捷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的普及对养老金资金链是利好还是利弊 人的工作逐步被机器取代,这是时代发展不变的规则,尤其从工业革命开始尤为突出。不过目前从机械化像智能化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到更多的劳动者,这个过程一方面解决生育率下降导致的中青年劳动人口占比逐年下跌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智能化的进程中也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以提供工作岗位,降低失业率。 上面也解释到了,目前中产阶级的养老金缴纳制度为社会养老金的现金流提供了保证,但是随着劳动人口比例的不断降低,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所做的机械化智能化升级,都会导致养老金资金的缩水。从大环境上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养老金资金链还是带来不利影响的。 不过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环境,不能单单看一个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就可以下定论。同时社会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可以在系统内找到解决方案。